解码动态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哮喘第二轮多中心研究研讨会(广州站)圆满落幕!

2023-05-30 jmweb 125

3.jpeg


导读


2023年5月19日,由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哮喘第二轮多中心研究研讨会(广州站)”在广州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是鲍一笑教授,来自全省各地总计15家医院单位及近百位行业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致辞


孙树梅1.0.JPG



孙丽红教授及孙树梅教授


首先由本次会议主持人广州呼吸研究所孙丽红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教授进行了本次会议介绍。


会议背景一.jpeg

鲍一笑教授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组长鲍一笑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邓力教授致辞。


鲍一笑教授表示:“学组在2019年4月份举办了第一次多中心研究启动会,探讨“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哮喘基因预测模型及儿童哮喘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的临床验证工作,研究课题已圆满完成,并发表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上。在此基础上,学组于 2022 年 9 月启动了题为“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婴幼儿湿疹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研究”的第二轮哮喘多中心临床研究。本次多中心研究聚焦儿童过敏问题,探讨“旨在剖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在过敏进程中的发病机制,并构建过敏 进展预测模型,期望对已经罹患特应性皮炎的患儿进行分层管理,阻断过敏进程的进展,从而减少哮喘的发生。”


为进一步推动第二轮哮喘多中心的顺利进行,学组在广州市召开哮喘第二轮多中心研究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与各分中 心之间的交流,搭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平台,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默认标题__2023-05-25+11_04_06.jpeg

邓力教授


邓力教授表示:“时代的巨轮不断向前,科技的进步从未停止。在大家不断的努力下,如今基于四位点基因预测模型开展的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婴幼儿湿疹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研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未来可期。”



第二次多中心科研方案介绍


默认标题__2023-05-25+11_08_40.jpeg


张平波教授


上海童杏儿科张平波医生表示:“本课题组前期筛选了 GWAS Catalog、Disgenet 等数据库,共筛选出哮喘和过敏相关位点共计2161 个。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探讨 2161 个位点在中国人群中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并从遗传角度出发,探讨过敏进程的异质性。纳入环境因素,深入剖析基因 - 环境交互作用在过敏进程中的发病机制,并构建过敏进展预测模型,期望对已经罹患特应性皮炎的患儿进行分层管理,阻断过敏进程的进展,从而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四位点基因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


黄柳一.JPG


黄柳一教授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柳一教授表示:“四位点预测模型与哮喘预测指数具有很强相关性,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位点预测模型和mAPI结合,可提高儿童哮喘的预测准确率,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咳喘过敏儿童起到辅助诊断作用。对哮喘儿童可以做到,明确病因有助于病情或病程的把控。检测项目除了对诊断有帮助以外,还可以对患儿提供精准用药指导。例如发现患儿对药物不敏感,并且药物剂量已经加到最大还是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那么是与基因有关系,通过基因检测就可尽早发现药物不敏感的情况。”



讨论环节


合照.JPG


现场合照


会议讨论环节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二级主任医师邓力教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组长鲍一笑教授;童杏儿科主治医师张平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丽红教授;广东省儿童医院儿童呼吸专科主任李增清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蓝淑玲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过敏科副主任医师张萍萍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陈广道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柯创宏教授;中山市博爱医院主任医师王桂兰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檀卫平教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李军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黄柳一教授等,来自全省15家医院的专家、教授,对“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婴幼儿湿疹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组长鲍一笑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本次所有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在大家的见证下,本次“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哮喘第二轮多中心研究研讨会(广州站)”圆满落幕!